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和学生一起“干大事” | 我的从教故事

编者按

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,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。教育家精神是广大教师的价值引领和行为准则。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,展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新成果,讲好立德树人、教书育人故事,山东省教育厅举办了“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”征文活动,评选出一批生动精彩的优秀征文。现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展播,以飨读者。

作为一名青年教师,我深感荣幸踏上了这条既艰难又灿烂的教育之路。沿途,一位位教育先行者坚守初心、躬耕教坛,生动演绎了“师德为先,能力为重,学生为本”的教育精髓,让我认识到,教师的使命远超传道授业,更是爱与责任的传递。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。”我理解的教育是以心耕耘,用情动人,将心比心。以一颗真心回应深厚的师生情谊,如绵绵细雨,润物无声;以一颗冰心在铁马秋风中砥砺前行,如泽如炬,虽微致远。

如今,我想分享一段带领学生团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经历,是一次与学生共克难关、彼此成就、共同成长的珍贵回忆。与其说是我的从教故事,不如说是我与他们一路生花、共同成长。

没有一朵花,从一开始就是花

故事萌芽于期盼与急切之间。2022年10月,制药工程专业(2)班学生黄婷杰怀揣参加山东省科创大赛的梦想,而我,同样怀揣指导项目的渴望,我们的志向不谋而合,毅然决然地投入这场比赛。

在这一过程中,我与婷杰携手并肩,一点点理解、一步步呈现、一次次修改、一关关攻克。从零开始,逐步深入,反复打磨,每一步都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挑战。数日的点滴积累终化作点点微光,终于,婷杰在省级决赛的舞台上绽放光彩,荣获二等奖,这也是当年学院进入决赛的唯一项目。我们共同努力下的第一朵花已经悄然绽放,我也见证了少年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为自己增添的那一抹光亮。

随着时间进入2023年初,基于科创项目的成果,我和婷杰决定挑战“互联网+”比赛。我们计划进军研究生主赛道,寻找一名能挑起大梁的研究生领队。我将目光锁定在课题组研二学生张涛身上。一通电话:“张涛,你想不想参加创新创业比赛?”一人坚定地回答:“老师,我想,非常想!”就这样,我们师生三人组建了“干大事”群,踏上了长达一年的“互联网+”比赛征程。春华秋实,虽长路漫漫,终不负我们前路灿灿,只是当时谁也未曾想到,我们真的干成了一件“大事”。

回望征途千山远,翘首前路万木春。在心里种花,人生才不会荒芜。我与他们一起,在心里种上花。


团队中的师生三人亦师亦友(中为作者)

人生海海,山山而川,不过尔尔

打磨的过程,波折不断。第一位专家指出项目缺乏创新,我们便深化技术细节;第二位专家提到项目切入点问题,我们便重新审视背景,从全新角度切入;第三位专家认为项目体量小,我们便创立公司,逐步扩大规模;第四位专家,第五位专家……

我们为比赛拼命压缩时间,既要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和学业,又要为打磨倾注心血。那些熬过的每个日夜,推翻的每版计划,最终凝聚成上百个版本材料,三个人的加起来有超过100G的电脑存储。对每次反馈,我们都认真录音,一条条整理问题,一项项写出整改方案,复盘落实一个个问题。

备赛的日子很煎熬,但教育不是孤军奋战。在我们身后,有课题组教师刘峰和慕卫给予的坚定支持,有学院领导的悉心帮助,有学工处教师的细致指导。从播种到开花,教育始终是一场爱的坚持。这一路,我们从不轻言放弃。

追光的人,终会光芒万丈。

星光不问赶路人,时光不负有心人

凡所过往,皆为序章。国家金奖光荣落定的那一刻,我是有点儿懵的。记忆最深刻的是张涛飞奔而来,我们三人相拥而泣,和那随之而来的掌声与祝贺声。那些一起直面过的困难与挑战在这一刻化作激动与喜悦无限蔓延。是的,功不唐捐,在众多力量的凝结下,我们赢得了学校在研究生主赛道上的首个国家金奖,参与其中,与有荣焉!

在这一年间,婷杰还获得“十佳大学生”荣誉称号和省政府奖学金。我在台下听着婷杰“余味苦涩,终有回甘,承载希望的沃土定会硕果累累”的汇报,感动一波波袭来,泪流满面。

张涛也斩获了国家奖学金和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,顺利升博。从最初的胆怯到如今的侃侃而谈,张涛是我最自豪的负责人。

回顾这一年的备赛历程,既是深刻鲜活的记忆,也是专业成长的“涅槃”。这段经历,是对逻辑思维的磨炼,是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,是心理素质的巨大提升。我们收获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信心。

这一年,我们收获满满。这一年,我们终生难忘。


作者和团队成员在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获金奖后合影

花会沿路盛开,你们以后的路也是

如今,比赛落下帷幕,我们亦师亦友,亦尊亦慕。我们依然在“干大事”群里聊天,分享自己的快乐、忧伤、困惑和迷茫,偶尔也会调侃和八卦。我们已各自奔赴新的旅程,张涛继续自己的课题研究,每天在实验室奋战;婷杰保研至中国农业大学,开启真正的科研探索之路;而我,继续启动新一轮的培养之路,书写新的篇章,期待新的花开。

成绩不是终点,一路以来的陪伴和坚守,早已在无形中萦绕并灌注着我与他们。感谢竞赛赋予我指导教师的身份,让我能够同学生一起,心行万里,共沐暖阳。

愿你们继续兴致盎然地与世界携手,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。

撰文 | 邹楠(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创新创业导师)

文源 | “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”征文活动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内蒙古经济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2024年12月18日,新浪&微博教育盛典在北京盛大开幕。延续“教育的力量”这一主题,本届盛典聚焦素质教育、家庭教育、国际教育、职业教育等领域热点,邀请行业精英、专家学者、院校代表及知名博主齐聚一堂,通过演讲、论坛等形式,深入探讨科技变革时[全文]
    2024-12-24 02:25
  • 近日,江北公办育英二外——江北新区新浦路学校发布招聘公告,其中提到:学校2025年秋季开班。南京江北新区新浦路学校隶属于育英二外教育集团,是江北新区在“教育强区”背景下着力打造的明星标杆学校,地处新区寸土寸金的核心区。办学规模为初中10轨、[全文]
    2024-12-20 04:17
  • 广西梧州市思政课改革创新纪实来源 | 《中国教师报》1版作者 | 本报记者 冯永亮 | 邓少东 | 通讯员 高秀春原标题 | 《精准落笔绘就“活力思政”新图景——广西梧州市思政课改革创新纪实》“上课能够得到孩子如此热情的回应和认可,我非常高[全文]
    2024-12-12 03:49
  • 一个孩子的学习效率,像极了一锅等待调味的汤。火候未到,香料乱加,尝一口,别说没滋没味,甚至可能齁得上头。然而,稍微静下心,精准掌握“调味”技巧,不用多熬时间,也能收获浓郁醇厚的味道。许多家长总盯着锅盖,却忘了从火候、汤料、甚至锅本身上下功夫[全文]
    2024-12-05 03:45
  • 孩子的教育,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,希望他们健康成长,也希望他们学业有成,但成长的道路注定是曲折崎岖的,而且,还伴随着矛盾和争执。有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,会更有安全感,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一些;如果父母不在身边,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,孩子的心理承受[全文]
    2024-11-30 03:46
  • 1适合群体担心出国后难以快速融入国外的学习与生活,想提升语言水平国内深造或海外留学仍在考虑中,先提升语言能力申请海外学校,语言备考难度较大,需要衔接托福/雅思课程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加强,需进一步培养要留学 先预备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[全文]
    2024-11-30 03:46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内蒙古经济网 nmg.scxinw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