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视频 丨 封闭在校46天后,深圳高三学子走出校园

“给你准备了最爱的糖醋排骨”“被子怎么没带回来晒晒”“好久没见,看看长个了没”……

(视频|封闭在校46天后,深圳高三学子走出校园,时长共1分02秒)

封闭在校46天后,深圳高三学子走出校园

4月7日下午4点,深圳高级中学(集团)(以下简称“深高级”)高三师生在做完一轮核酸检测后,陆续走出校园,家长们迫不及待的走向前,与孩子寒暄起来。

这是深高级高三学生在校封闭管理的第46天,校门外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多月未见的家人以及那个熟悉的城市。




回家前的班会课:关于防疫、关于感谢

随着近期深圳疫情总体可控、平稳向好,深圳定于4月8日起,全市学校分级、分区、分批返校,从2月21日开启全员在校封闭管理生活的高三师生也相应迎来“解封”。


4月7日下午,高三学生离校前,深高级各班级便举行了不同主题的班会课。

“不要认为校园解封就防疫松懈了,深圳目前外防输入的压力依然存在。”在高三(10)班,班主任为学生们传达着当前遵守防疫要求的重要性,“到家手部消毒、乘坐公共交通佩戴好口罩……”每一句叮嘱,都是为了让学生们将防疫安全措施牢记于心。


“返校后第一周每天核酸检测一次,第二周隔天一检,具体时间与后续是否调整也会及时通知大家。”对于返校后的校园防疫安排学生们也都表示理解。


下午3时许,深高级高三(9)班传来阵阵欢笑声,原来该班正在进行《春暖花开 感谢有你》的主题班会。


“刚封闭在校的时候天气冷,衣服没带够,室友们把衣服借给我穿,很感谢”“深一模没考好,心情很down,同桌给我鼓气加油,谢谢你”……



在班主任的带动下,同学们依次站起,谈起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四十多天的感受,更有女生表白自己的好闺蜜,大声喊出:“我爱你”。


的确,这些并肩作战的备考点滴,值得回忆,一起携手拼搏的同窗,值得感谢。

在校期间的常态:停不下来的学习与奔跑(小标)

时间回到2月23日,高三返校第二天,彼时,距离深圳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仅剩1天。

而在深高级的课堂上难见学生“假期综合症”。课下休息时、自习课上,同学之间相互答疑解惑,共同进步。


时间来到4月7日,学生们即将离校回家,校园里看着试题整理思绪、追着老师问问题的场景依然不变。

校园内,停不下来的学习与奔跑,也是抗疫中最美的风景线。


当然,由于封闭式管理入校人数有限,校领导、老师穿上防护服,加入核酸检测队伍,变身“大白”,同样是校园“别样风景”。



坚守岗位的付出:那些“不顾家”的老师

“四十六天,深高集团两个高中校区的全体高三老师,怀着诸多牵挂,承受巨大压力,用爱心陪伴学生,用真情守护校园,紫色城堡平安宁静。”

“这世界有那么多人,深高庆幸有你们,深高感谢有你们!深高发展的历史,将永远铭记你们在这特殊时期的坚守与付出!”

4月7日,深圳高级中学(集团)校长邵爱国给学校全体教职工家属写下一封感谢信,感谢这些教职工家属做坚强的后盾。


校园封闭管理,所有教职工住校封闭管理,不仅对学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,对每个老师而言同样如此。

在深高级,老师中既有年近退休的老教师,也有身怀六甲的女老师;既有身患基础疾病的老教师,还有家庭负担沉重的中年老师……


可是无论是哪个老师,一接到学校的工作部署,在对家庭做了简单的安排后都立即投入到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中,积极进行调整、适应。

与学生同吃同住的老师们在回家前,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。


深高级语文组教师陆正文为每位老师写了一首藏头诗,印在信封上,校长签字,盖深高邮局邮戳,“解封”当日寄出,感谢这些“不顾家”的老师坚守岗位的付出。


擦去黑板右上角的高考倒计时62天,这群师生继续整装待发,下周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即将返校,在这个不一样的春天,校园里的青春力量也正逐渐归来。

【撰文】徐峰

【图片】朱洪波

【视频/剪辑】刘玳杞

【作者】 徐峰;朱洪波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内蒙古经济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2024年12月18日,新浪&微博教育盛典在北京盛大开幕。延续“教育的力量”这一主题,本届盛典聚焦素质教育、家庭教育、国际教育、职业教育等领域热点,邀请行业精英、专家学者、院校代表及知名博主齐聚一堂,通过演讲、论坛等形式,深入探讨科技变革时[全文]
    2024-12-24 02:25
  • 近日,江北公办育英二外——江北新区新浦路学校发布招聘公告,其中提到:学校2025年秋季开班。南京江北新区新浦路学校隶属于育英二外教育集团,是江北新区在“教育强区”背景下着力打造的明星标杆学校,地处新区寸土寸金的核心区。办学规模为初中10轨、[全文]
    2024-12-20 04:17
  • 广西梧州市思政课改革创新纪实来源 | 《中国教师报》1版作者 | 本报记者 冯永亮 | 邓少东 | 通讯员 高秀春原标题 | 《精准落笔绘就“活力思政”新图景——广西梧州市思政课改革创新纪实》“上课能够得到孩子如此热情的回应和认可,我非常高[全文]
    2024-12-12 03:49
  • 一个孩子的学习效率,像极了一锅等待调味的汤。火候未到,香料乱加,尝一口,别说没滋没味,甚至可能齁得上头。然而,稍微静下心,精准掌握“调味”技巧,不用多熬时间,也能收获浓郁醇厚的味道。许多家长总盯着锅盖,却忘了从火候、汤料、甚至锅本身上下功夫[全文]
    2024-12-05 03:45
  • 孩子的教育,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,希望他们健康成长,也希望他们学业有成,但成长的道路注定是曲折崎岖的,而且,还伴随着矛盾和争执。有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,会更有安全感,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一些;如果父母不在身边,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,孩子的心理承受[全文]
    2024-11-30 03:46
  • 1适合群体担心出国后难以快速融入国外的学习与生活,想提升语言水平国内深造或海外留学仍在考虑中,先提升语言能力申请海外学校,语言备考难度较大,需要衔接托福/雅思课程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加强,需进一步培养要留学 先预备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[全文]
    2024-11-30 03:46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内蒙古经济网 nmg.scxinw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